這半年以來對自己所屬的產業越來越了解,和幾個Banker互動及交情也變多,漸漸找到自己有興趣發展的路線,當然日常工作上不順心或是不開心的事情天天有,但總不忘提醒自己來這兒的初衷就是盡量吸取經驗和認識關鍵人脈。
這半年以來對自己所屬的產業越來越了解,和幾個Banker互動及交情也變多,漸漸找到自己有興趣發展的路線,當然日常工作上不順心或是不開心的事情天天有,但總不忘提醒自己來這兒的初衷就是盡量吸取經驗和認識關鍵人脈。
最近半年談了些工作機會,其中一個在公司名聲、給的職稱和待遇都算ok的情況下,一度和對方談妥也簽了offer letter,直到最後一刻還是婉拒了這個機會,經過了將近3週的思考掙扎,期間詢問了很多朋友、長輩和同事,甚至找了老師卜卦,雖然沒決定過去,最重要的是藉由這個過程強迫自己面對自己,真正瞭解現階段和內心深處要的是啥。
金融業顧問大致說來有兩種,一種是就金融機構的策略面、新種業務開發提供建議,以市場分析、同業標竿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幫助金融機構高層作為決策的參考,如McKinsey、BCG、IBM等等;另一種為就金融機構的營運面、財務面和法令遵循面提供服務,以主管機關法規和同業標竿為方法,幫助銀行制定辦法和手冊來維持一般業務的運行,這幾年來我的工作都屬於第二種,一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有提供這樣的服務。
11月中發生了撤資的事, 除了我們約聘員工, 大家都失業了. 看著新聞台播報這起事件, 身處風暴中心的我們一開始只能拿彼此遭遇開開玩笑, 調侃自己應該早點賣獨家給水果日報和八卦週刊, 至少可以賺點外快, 那一周媒體記者在樓下徘徊, 穿的很像便衣警察在附近閑晃, 只為了問員工撤資事件的看法, 就算新聞稿早已寫好.
第二個月慢慢的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環境, 這裡的人、日常步調和節奏, 也找到了固定模式來解決問題, 漸漸的, 上班開始變得不那摸痛苦, 開始有心情和餘力去體驗外商銀行的點點滴滴,一樣還是得很精實的今日事明日以前畢,但是會開始忙裡偷閒,中午到處晃晃到錦州街附近晃晃走走, 固定每到週四下午就比較輕鬆地期待週末的來臨,而週一到週三就快速處理一週的代辦事項和不停開會。
開始會花點時間看看這個專案的東西,開行的資料累積了各個國家相關領域精英的結晶,老闆請來幫忙開行的人都是外商經驗豐富的主管, 和這些資歷都超過12年以上的VP們一起做專案, 每天多吸收一些都是進步. 這裡的老闆人很好,是個很Nice的人,學歷與經歷攤開, 就像是會發光的金融業精英,待人有耐心並且謙遜,每天跟在他旁邊學習,學習各種情況都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如何有效解決多樣化議題和磨練簡報技巧,佩服他腦袋靈光與口條清晰,也學習從他的角度和高度來看問題, 在這兒除了吸收專案資料以外,能如此貼近優秀的專業經理人是個相當難得的機會。
在這裡的第一個月, 每天起床因為要上班心情都相當低落, 到了辦公大廳聽到悠悠傳來的音樂就聯想到即將展開壓力的一天心情就更加低落, 新環境加上專案半途才加入, 感覺我每分每秒都要記東西, 筆記本寫滿了一頁又一頁, 會議一場又一場不停的開, 待解決的問題排山倒海而來, 只能一股腦記下來, 有空就馬上整理筆記, 週末也得花時間匯整一週的筆記, 歸納清空不需要的部分, 並留下要點備忘。
每天都想放棄, 想逃回去, 覺得自己快要承受不下去, 但是機會是自己爭取的, 熬的越久得到的越多, 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能輕言放棄, 既然短時間不能回頭, 想留下來就只能找方法適應。